1)第265章 亏本买卖责无旁贷_春风1991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提到部队,姜勇的耳朵就竖了起来。

  当过兵的人对部队都有很深的感情,姜勇还是上过战场的,对部队那份情感更是深厚。

  他知道武宁是过来干什么的了,向姚远投去期待的目光,但是他有自知之明,所以不会为此发言。

  武宁很是尴尬,他是很不愿意向姚远张这个嘴,他知道姚远的钱是冒着多大的风险赚来的。

  但是,除了他,其他人来谈这个事都不合适,而且,兵国大事,他义不容辞。

  让人意外的是,姚远几乎没有考虑,直接问道,“多少?”

  武宁愣了一下,姜勇欣慰地笑了笑,又恢复了死人脸。

  武宁说,“两亿美元。”

  “两个亿……”姚远沉吟起来。

  武宁早有心理准备,连忙说,“一个亿也行。”

  姚远反而一愣,知道武宁误会了,他笑道,“两个亿不够。”

  他分析着说道,“军工业是重工业里的核心,我对这块还是有所了解的。俄罗斯人对采购数量应该是有要求的,数量不够,他们恐怕不会转让技术。”

  买生产线就肯定包括了技术转让,否则给你生产线你也没用。

  武宁松了口气,不无激动地连连点头,“是的是的,国家就差掏空家底了,才给部队挤出那么点外汇,唉,俄罗斯的变化太大,以前那套不管用了,非要看到钱不可,而且价格很难谈。”

  即便他不说,姚远也知道部队有多少外汇,作为工业技术领域的大拿,根本免不了和部队打交道,而且许多高精尖项目都是部队委托过来联合搞的,姚远太清楚部队的情况了。

  姚远说,“全部搞下来估计得12亿美元。”

  武宁吓了一跳,“那,那不得四十八架了?”

  价格姚远是知道的,苏-27的单价约为2500万美元,这可是90年代的2500万美元,是真真的贵。华夏没有选择,因为西方国家对华禁售,只能硬着头皮引进苏-27,这是唯一的选择。

  部队希望一步到位,引进两个团的规模,同时引进生产线和技术,但是远远超出了预算。

  按照历史轨迹走的话,后来的结果是折中了,分批引进两个团的苏-27,后来才引进生产线和技术,一来二去耽误了七八年的时间。

  对部队来说,缺的就是时间,装备已经落后太多了。

  现在,有了一个姚远,轨迹发生了变化。

  姚远认真地说,“武参赞,支持国防建设我责无旁贷,我个人建议一步到位,两个团的战机和生产线同时引进,我可以提供20亿美元。”

  武宁彻底呆住了。

  连从来都是死人脸的姜勇都动容了,眼眶里竟然出现了泪花。他是打过仗的,深知先进装备的意义所在,那可是关系到成千上万战士的伤亡的。

  “武参赞,我没有任何附加条件,甚至不用考虑利息,按照官方汇率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kami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