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九十二章 才高八斗_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来到了襄阳,是受张武之邀而来。

  张武在给曹操的信中写到,魏公父子皆是文学显著之士,开建安文学之新风,引领诗歌发展之方向,尤其是三公子曹植之文章,骨气奇高,词彩华茂,情兼雅怨,体被文质,粲溢今古,卓尔不群。

  张武还说道,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!江南士子们对曹植颇为钦慕,若蒙不弃,可来襄阳一会,只作学术交流,不涉及双方的政治立场,且确保曹植之安全。

  张武这封信在曹操手下文武群臣之中引起轩然大波,没想到武功天下第一,又有当世圣人之称的张武,会对曹操的三公子曹植如此推崇。

  这可是张武的评价呀!张武向来以识人著称,他所评价的每一个人后来都证明是千真万确的,当初他重用的甘宁、徐庶、黄忠、魏延、丁奉等这些出身不好的人,现在都成了天下有名的军师和大将。

  张武的这番评价,简直就是在说曹植是当世文人士子中排名第一的,当然张武是不参与排名的,人家是当世圣人,是教化天下苍生的。仅凭“鹿门四句”,当今天下已经没有一个文人敢跟张武比较。

  虽然是死对头,但曹操心里对张武还是很佩服的,他能这么夸奖自己的儿子,曹操也非常高兴,就像曹操曾评价孙权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一样。

  其实曹操也非常喜爱曹植,因为曹植自小就非常聪慧,十岁多的时候就能诵读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和先秦两汉的辞赋,思路敏捷,谈锋健锐,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,脱口成章。

  再加上曹植性情坦率自然,不讲究庄重的仪容,车马服饰,不追求华艳、富丽,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,因为曹操本人也是个很节俭的人。

  渐渐地,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。

  自建安十一年起,十五岁的曹植就经常随曹操领兵出征,因此曹植也并非是一个只会写文章的文人,在领兵打仗这方面,曹植也是很内行的。

  历史中,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,曹仁被关羽围困在樊城,曹操本来是想让曹植担任主将,领兵去救曹仁的。以当时的情况而言,这可是对曹植极大的信任,因为曹操都差点要迁都来暂避关羽的锋芒。

  但曹植有个最大的毛病,那就是文人气、才子气太重,常常任性而为,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,饮起酒来毫无节制。

  结果,在大军出发前,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,于是曹操后悔了,不再重用他,最终放弃了曹植。

  当然了,曹操其实还有个更天才的儿子,那就是曹冲,从小聪明仁爱,与众不同,深受曹操喜爱,留有“曹冲称象”的典故。

  曹操几次对自己手下的文武群臣夸耀小儿子曹冲,多次在话里透露出有让他继承自己事业的意思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kami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