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十四章 各方登场三_我在大清当摄政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自明太祖建立明朝始,

  为管理约束鞑靼、蒙古、嫩江东部以及辽河以北、及潶龙江中下游沿岸,松花江,乌苏里江等等地区,着手建立了辽东都司。

  后由永乐年间,彻底将元朝的征东元帅府取缔,正式更名奴儿干都司。

  主要专职管辖潶龙江下游、乌苏里江流域等区域,是为最高的地方军政建制。

  然随着地区发展,

  奴儿干都司在大部分职能上都与辽东都司过于重合严重,外加上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也基本上都是由辽东都司提供。

  宣宗年间为节省朝廷开支……便正式撤销了奴儿干都司,将其重新并入辽东都司。

  而自明朝管辖之始,因当地皆以部族聚居,所以基本上是将其酋长设为官职,给与印信,俾仍旧俗,各统所属,准许世袭,按时朝贡。

  经年,海上倭寇不胜其烦,为抵御倭寇骚扰,加上可得利益者为获垄断之利,遂提倡大行海禁……

  直接一刀砍死了民间贸易渠道,唯独以朝贡…作为交换财物的以官方作为主导的商业活动。

  自此,

  朝贡也就逐渐成为蒙古诸部与女真诸部,获得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手段来源……

  但大规模的频繁朝贡,日渐给明朝中央经济带来很大冲击,每逢灾年动辄便伤筋动骨,也逐渐让朝廷负担不起。

  遂先后于朝贡的人数、次数、时间等等方面屡屡下令整顿限制。

  然而这些限制措施非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反引起了诸部首领酋长的极大不满与反对。

  在“求增入贡和禁止出塞扑杀诸夷”的条例下,蒙古和女真诸部无视法令,开始时时出没塞下,大行烧杀劫掠……

  就在这种小规模战斗频频爆发的背景中,边关开始衍生出一支…主要承担此类军事活动的特种部队。

  谓之——夜不收!

  因入夜而亦不收队,得名!

  夜不收特种兵营于职能上,大抵上划分出两种,无论哪一种…都隶属最高将帅直辖!

  一、单兵作战的机动精锐部队,主要负责斩将、劫营、烧荒、劝降;

  二、驻守墩台的巡逻部队,及外出哨探间谍情报部队,主要负责情报侦察与传递。

  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建州起事,为适应金国迅速崛起,明廷又为之专门设立了塘报系统。

  用来刺探军情、传递情报……由此夜不收的第二种职能,算是开始慢慢萎缩。

  加上经年的边军空饷,夜不收本身特性又造就了极大的风险——往往若事不谐,必是第一批被捉和被杀的对象。

 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之后,还因为屡受其扰,特专门潜人组建了…以捕杀夜不收为第一要务的针对性军营,

  ——捉生者!

  取“擒获活口、密捉”之意!其中统领谓之:卡伦额真!

  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,渐渐的大明夜不收部队,已经名存实亡……

  邓天戈,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kami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